肛門痛竟是廔管惹禍?膿瘍、廔管初期症狀與新型治療方式一次看懂

肛門疼痛與流膿可能是肛門廔管的警訊!了解症狀、成因與治療選擇,讓顧家醫療大腸直腸專科醫師給您全面解答,有效解決您的健康問題!

前言

43歲陳先生於3、4天前開始肛門周圍有一小凸起,近日開始有腫脹及疼痛的情況發生,今日突然有惡臭的膿水流出,經檢查後發現陳先生罹患了肛門膿瘍,這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經過緊急手術引流和抗生素治療,陳先生的症狀很快得到緩解,最終康復。

肛門廔管是什麼?醫師教你如何辨識與防治

肛門廔管(Anal Fistula)是一種從肛門內壁向外延伸的腸道通道,通常是由於炎症或感染引起的。肛門廔管的形成機制通常是因為肛門周圍的膿腫或炎症組織未能完全愈合,導致形成一條通向外部的管道。

肛門廔管常見成因包括:

炎性痔瘡:痔瘡潰瘍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肛門廔管。

感染:如膿腫或膿瘍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形成肛門廔管。

外傷:肛門部位的外傷可能導致肛門廔管形成。

肛門廔管的症狀有哪些?醫師教你簡易辨識

肛門廔管的症狀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症狀:

1、肛門疼痛:肛門廔管會造成持續或間歇性的疼痛感,可能會在排便時期加劇。

2、腫脹:當膿瘍蓄積造成肛門周圍或肛門內腫脹,可能會感到不適。

3、膿液分泌:從肛門廔管外口排出膿液或其他分泌物。

4、排便困難:感到排便困難或疼痛,肛門廔管可能會導致便秘。

5、感染徵狀:如發熱、全身不適等,可能是由於肛門廔管的感染引起。

肛門廔管的症狀可能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干擾,例如影響正常的排便習慣、增加不適感,並可能需要醫療干預,若您有以上症狀並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可以預約掛號大腸直腸專科醫師,與醫師討論您的身體狀況。

肛門廔管成因與高危險群:你是否在其中?

肛門廔管成因

肛門廔管(Anal Fistula)在多數情況下,是因先前曾經有過肛門直腸膿瘍引起的。

通常,在肛管的齒狀線有8至10個肛門腺體,這些線體穿過內括約肌,終止於括約肌間的平面,所以當腺體被破壞或是感染之後,造成腺體的發炎,進而形成膿瘍。

肛門廔管高危險族群

年長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肛門周圍的組織變得脆弱,容易受到炎症而致肛門廔管。

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容易感染,增加肛門疾病如肛門廔管的風險。

有痔瘡病史者:痔瘡是肛門廔管的常見成因之一。

有接受肛門手術經歷者:手術可能會導致肛門組織的損傷,增加肛門廔管的風險。

其他續發於外傷(如直腸異物)、克隆氏疾病、肛裂、癌症、放射線治療後、放線菌病、結核病以及繼發於衣原體感染的性病淋巴肉芽腫。

肛門廔管的診斷方式

肛門廔管(Anal fistula)的診斷方式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1、病史詢問:醫生會詳細詢問病人的症狀、病史和家族病史,以了解病情的背景。

2、理學檢查:醫生會進行肛門檢查,觀察肛門周圍的外觀和組織狀況。

3、影像學檢查:

廔管造影(fistulography):利用通過外在開口注射顯影劑,然後進行各種方向的X-ray圖片,以勾勒出肛門廔管的型態。

肛門內或直腸內超音波檢查:利用內視鏡超音波來幫助確定肌肉解剖結構,從而了解肛門廔管的型態。

核磁共振(MRI):利用此類檢查發現可以與手術後的結果有80-90%的一致性。

電腦斷層(CT):CT通常對於周邊的發炎比肛門廔管的顯示上,有更好的效果。意味著通常CT更適合描述需要引流的肛門膿瘍,而非顯示肛門廔管的型態。

鋇劑顯影/小腸造影(Barium enema/small-bowel series):這類檢查通常可以用來判別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造成的廔管或是肛門/腸道與其他器官彼此之間形成的廔管。

4.生物檢查: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進行活體組織切片(biopsy),以確定是否有癌細胞或其他異常組織。

不過一般常規廔管評估通常不進行影像學檢查,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廔管的解剖結構可以在手術室確定。然而,當原發性開口難以識別或存在復發性或持續性疾病時,就可以利用上述的影像學檢查去鑑別目前廔管的狀況。

肛門廔管的治療方式:怎麼選擇最適合的治療?

肛門廔管的治療方式會因病患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當肛門膿瘍範圍過大或難以確認肛門廔管的內口時,醫師通常會進行切開引流手術,搭配抗生素治療來緩解症狀。

常見的肛門廔管治療選擇包括:

廔管切開術(Anal fistulotomy):利用探針經由外在開口,沿著管道探尋,找出內口之後,將整個通道打開,稱之為廔管切開手術,有時也會切開部分的內外括約肌,有些病患會擔心手術後造成大便失禁的問題,其實由經驗豐富的大腸外科醫師進行手術,發生括約肌損傷而失禁的比例非常少。

肛門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LIFT手術):此類手術是為了不傷害括約肌的情況下,斷開廔管之間的通道,防止細菌持續進入肛門內的廔管。因為不傷及括約肌,所以大便失禁的風險也比較小。

廔管雷射閉合手術(FiLaC手術):該手術方式為目前最新且「微創」的廔管治療方式,利用雷射的光熱效應破壞廔管的管道,在不破壞或是傷害括約肌的情況下,使廔管自行閉合。因為不像傳統手術,需要大規模的破壞,所以疼痛及復原的時間也快速許多。

每種治療方式針對不同類型的肛門廔管,因此需要由專業醫師評估後,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來有效治療肛門廔管與膿瘍。

術後護理與日常生活:肛門廔管患者的恢復期應注意什麼?

肛門廔管患者在術後恢復期,做好術後照顧對於減少肛門痛、降低感染風險和促進傷口癒合是首要任務,以下是肛門廔管患者術後護理與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五大重點:

1、清潔與保持乾燥

患者應該保持肛門區域的清潔,使用溫水沖洗或溫水坐浴,並保持乾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潔劑或是過度清潔。

2、飲食調整,預防便秘

術後飲食應避免辛辣或油膩食物,建議多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和全穀類,有助於改善腸道蠕動,減少肛門廔管術後便秘問題。

此外,可適當服用軟便劑幫助順利排便,減輕肛門壓力。

3、適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但避免劇烈的運動,以防傷口撕裂或加重肛門痛。

4、建立健康的排便習慣

不要強迫排便,也請避免久坐不動,建議患者規律作息,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5、定期回診,確保恢復狀況

術後需遵循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評估傷口癒合情況,及早發現可能的復發或併發症,例如再次出現膿液或腫脹。

肛門廔管會復發嗎?醫師解答關於肛門廔管與膿瘍的疑問

1.什麼是肛門廔管?肛門膿瘍與肛門廔管有什麼關聯?

肛門廔管是一種從肛門內壁向外延伸至肛門周圍皮膚的異常通道,通常是因肛門膿瘍未完全癒合而引發的感染,從肛門內壁向外延伸到皮膚。

2.肛門廔管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主要症狀包括

肛門疼痛

腫脹

膿液分泌

排便困難

感染徵狀,如發燒

3.哪些人群易患肛門廔管?

年長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有痔瘡病史或肛門手術經歷的人更易患肛門廔管。

4.肛門廔管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簡單引流、廔管切開術(fistulotomy)、廔管切除術(fistulectomy)、皮瓣手術(advancement flap)、生物補片或膠水(Plug or fibrin glue)和肛門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LIFT)手術。

5.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術後應保持肛門區域清潔乾燥

飲食調整

適當運動

適當排便習慣

定期回診

6.肛門廔管會復發嗎?如何降低復發風險?

肛門廔管有可能復發,因此需要定期檢查和適當護理,如果您正為肛門疼痛或廔管問題困擾,立即預約大腸直腸專科醫師(點擊即可預約)

結語:面對肛門廔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肛門廔管早期治療至關重要,能有效緩解症狀並防止病情惡化成複雜型廔管。

患者當有症狀時應該主動尋求醫療諮詢,及早診斷和治療。

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均衡飲食和適當運動,有助於降低復發風險,促進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