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退场!宣布关闭光伏业务部门

光伏组件“四巨头” 一季度合计亏损57.84亿元。

外媒消息,全球电子公司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该公司为户用市场生产太阳能组件、逆变器和电池已超过25年,曾是SolarCity/Tesla经销商的主要太阳能供应商。

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

松下的太阳能组件制造经验可追溯至40年前。三洋电机于二十世纪80年代率先开发异质结技术,并以“HIT”为名推广其先进太阳能组件。松下于2009年收购三洋,其HIT组件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初,主导了美国太阳能市场。

松下曾在美国生产太阳能电池,并在马来西亚和日本运营组件工厂直至2022年,之后将组件生产外包给代工厂。松下还顺应行业趋势,转向大硅片组件。 随着价格持续下跌和技术迭代,组件制造已成为低利润业务,制造商难以持续投入新设备。

电池市场一直为中日韩统治,其中松下作为日本电池企业代表,曾高居全球电池装机榜首,2017年被宁德时代超越成为第二。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松下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1.2GWh,与特斯拉全年储能装机量相当,位于全球电池装机TOP 6。

前松下太阳能业务总监Mukesh Sethi曾公开解释转型逻辑:“过去三年光伏行业经历剧变,大尺寸电池技术迫使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升级产线,而组件价格持续下跌压缩利润空间。制造商需不断投资新设备以保持竞争力,这已超出我们的财务承受范围。”

据悉,松下在退出住宅太阳能和储能市场的同时,会继续投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领域。该公司2022年宣布在美国堪萨斯州投资40亿美元建设一座电池工厂,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完工。此外,松下还将继续积极投资包括热泵在内的其他清洁能源技术。

2025年一季度,光伏头部企业的日子仍不好过。

“五一”假期前夕,光伏组件“四巨头” ——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陆续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并举行业绩说明会。报告期内,四家企业分别亏损14.36亿元、13.9亿元、16.38亿元、13.2亿元,合计57.84亿元。其中,隆基绿能同比减亏,其他三家企业分别同比下降218.2%、239.35%、355.88%。

企业一季度普遍亏损与产业链价格下降密切相关。在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绿能方面指出,虽然3月份光伏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个季度价格仍低于生产成本,企业盈利继续承压,公司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深化降本增效,业绩同比实现减亏。晶科能源方面表示,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叠加海外贸易政策变化扰动需求,各环节利润水平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受电力市场化新政影响,国内光伏装机需求前置并出现短暂的“抢装潮”,但对于一季度业绩修复有限。隆众资讯光伏分析师方文正向记者表示,国内光伏“抢装潮”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组件价格的反弹,但反弹时间短暂且幅度有限。与此同时,高库存、政策扰动、成本压力及国际贸易风险仍然困扰着企业。

记者获悉,光伏组件“四巨头”一季度延续亏损的局面,叠加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业界对2025年光伏行业回暖的态度较为悲观。在此背景下,降本增效、保障现金流仍是企业在2025年的重要工作。

钟宝申在2024年隆基绿能致股东书中提到,重大危机是转型变革最好的催化剂,成本的精益化管理是其中一个转型方向。公司从2024年开始坚决采取零基预算,全体动员集思广益迸发出超过1000个降本举措,并通过项目制管理严格执行。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所有产品线的成本效率都做到了行业领先。

天合光能高管介绍,在光伏板块,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通过人员优化和减费控支等措施,整体费用降幅已经接近30%。在储能、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会匹配一定的费用和资源配置。同时,公司还通过数字化和管理变革,以提升运营效率。

保持充足的现金流,无疑是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保障。

晶澳科技高管指出,在行业特殊阶段,公司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管控现金流。具体包括:一是做适量的现金储备;二是加强回款管控;三是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提高互信程度,尝试运用供应链支付工具;四是在接单策略上,不接极度低价订单;五是压缩资本性支出;六是与金融机构加深互信,储备授信资源。

在资本性支出方面,晶澳科技高管指出,2025年的资本性支出会比去年大幅减少,研发类的支出优先,做更科学的研究,把握机会的同时压缩其他开支。

此外,晶科能源从2024年开始大幅降低产能投资计划和规模,2025年主要聚焦高效产品的升级改造,预计全年资本开支40亿元左右。隆基绿能2025年将重点优化产能结构,集中资源开展HPBC 2.0先进产能替换和升级迭代。

天合光能2025年没有规模性的资本开支计划,其内部目标是维持200亿元的资金规模以确保穿越周期低谷。天合光能高管透露,现阶段各家银行给公司的综合授信维持去年年终的判断,部分银行给予更多的支持。基于目前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的情况,公司已经与各家银行进行充分沟通,对于经营结果有充分预期,目前银行对公司的资金支持力度没有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为拓展全球化的融资渠道,晶科能源计划推进GDR 并在德国上市,晶澳科技则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请。

从供给侧来看,随着产业链各环节大面积亏损,部分中小企业难以为继,洗牌进程进一步提速。方文正表示,光伏行业出清时点大概率集中在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年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