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毒蛇的头都被砍掉了还能咬人?知道原因后,真的有点恐怖

哈喽,又是新的一天,欣姐又来了,关于宠物的一切第一时间奉上

人们有时在野外会与毒蛇相遇,也有人喜欢食用蛇类或者泡酒,人们处理蛇类的时候,一般会斩去蛇头,但这个时候要千万谨慎处理斩下的蛇头,特别是毒蛇的蛇头,它还具有攻击性,可以咬人并注入蛇毒。

事实上,砍下蛇头后,由于疏忽大意被咬伤甚至中毒身亡的事件每年也时有发生。2014年,佛山的一名厨师在用眼镜蛇做汤时,因没有及时把砍掉的蛇头放在安全处,20分钟前砍下的蛇头突然腾空而起,咬住他的右手无名指,最后这名厨师不幸离世。

所以砍下的蛇头一定要及时埋掉,防止它伤人,这点贝爷在他的《荒野求生》节目中不止一次提到过。

蛇毒实际上是分为两部分的,一个是固体粉末毒剂,一种是水,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才变成毒液。毒蛇被杀以后,毒液中的水分会蒸发掉,但是当毒液中的水被蒸发掉以后,里面的固体粉末则会干涸出来,变成毒粉附着在毒牙上。这种情况下,毒粉还是可以发生作用的!一旦有人不注意踩到了毒牙,那么这些毒粉就会进入人体,与被毒蛇咬到一样受伤。

有人说这是来自毒蛇的报复,其实蛇没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只是和蛇的神经分布有关。

蛇是爬行动物,它的大脑神经不如哺乳动物一样发达,控制蛇类条件反射动作的神经并不都是大脑,而是分布在他们全身。而正因为蛇的神经中枢分布在全身,它们的身体各部分维持动作的时间就更长,即便是被砍了头身体在一定时间内还能单独维持原有的动作的机能,当人靠近时,冷血的蛇头能感知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引起条件反射,做出咬人动作。

不像人类这样具有高级神经中枢并且集中在脑部的灵长动物,如果被斩首或脑死亡,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都会停止工作。而蛇与人类不同,蛇的神经中枢是分布的全身上下的,并且大多都是低级神经中枢,当蛇被砍头后,依然能够活动就是低级神经中枢所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不需要经过大脑,像人类的膝跳反射一样。蛇被砍头后还能咬人是受刺激情况下的条件发射,这个现象最长可以持续几个小时。

曾经有节目做过试验,将一条眼镜蛇“斩首”,然后用一根棍子去试探,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边,蛇头都能保持咬人的条件反射。蛇毒在蛇牙齿里,保持活性的时间还是比较久的。

蛇类属于低级的脊椎动物,当被利刃切割,身首异处以后,蛇头的大脑神经还有较长的延续存活时间,有报道为几十分钟。这时的蛇头碰到刺激还能发出指令,对附近的物品会咬住死死不放,毒蛇还能注入毒液。所以对待斩断的蛇头,不能随意丢弃,要对蛇头多砍几刀,砸碎后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