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的准确位置图片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下脘的位置】

【下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

【取穴方法】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快速取穴】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4等分,在连线的下1/4与3/4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图②)。《快速取穴彩色图解》仰卧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腹部前正中线直上3横指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穴当胃下口,小肠上口,水谷于是入焉。足太阴、任脉之会。《中国针灸学》在前正中线上,脐上二寸。【穴位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穴名解说】

【下脘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足太阴、任脉之会。》。《脉经》名下管。别名:幽门穴、下管穴。【穴位含义】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1、“下脘穴”。“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下管名意与下脘同。

2、足太阴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它包括任脉的冷降之液,包括脾经的冷降之液,故为足太阴任脉之会。【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下脘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脐下厥气动,腹坚硬,胃胀,羸瘦,腹痛,六腑气寒,谷不转化,不嗜食,小便赤,痞块连脐上厥气动,日渐瘦,脉厥动,翻胃。【主治病症】脘痛、腹胀、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痞块、虚肿等。【穴位配伍】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二七壮,止二百壮。【疗法原则】寒则通之或灸之或循经向下推按,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针灸疗法】直刺0.5~1寸;可灸。

按摩下脘穴的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下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按摩下脘穴的功效: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如果下脘穴位出了毛病,很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就会显得多余粗重。但是只要每天刺激按揉下脘穴,就可以让食物彻底消化,塑造迷人身材。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图片和文字均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

微信扫一扫

经穴密码公众号:jingxuemima

公众号介绍:

“ 我是经穴密码”小秘,平时常见的小毛小病,困扰多年的难言之隐,我都可以教你不花1分钱用穴位的方法在家轻松搞定,穴位密码专注传播:权威、自助、准确的养生实践方法,欢迎您关注经穴密码官方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掌握最新应季的穴位养生知识和专家指导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