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一部水墨动画,采用的是齐白石画风。用心制作的精良作品,加上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使得这部水墨动画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囊括了许多奖项。
影片里小蝌蚪活泼可爱,犹如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慢慢长大的它们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于是开始寻找妈妈……它们经过误认金鱼、螃蟹、小乌龟、鲶鱼为自己妈妈的一个又一个波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淘气的金丝猴》
《淘气的金丝猴》1982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对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
影片讲述了一只娇生惯养的小金丝猴傲慢无礼,放纵任性,谁也不愿和它做朋友。
一次,小金丝猴要与小熊猫比赛爬树,小熊猫输了,小熊猫老老实实地受罚。接着,小熊猫与金丝猴比下山坡,这回小猴输了,它耍赖逃走了。
有一天,小金丝猴正在睡觉 ,一只凶恶的豺狗在树下守着它。小熊猫发现后忙叫醒小猴。小猴还不相信,以为小熊猫骗它。当小猴下树后,豺狗就向它扑去。小熊猫不顾一切地过去救它,总算脱了险。
可是,豺狗依然不走,假装睡觉,伺机捕捉小动物。鸡妈妈带着两只小鸡正走过来,豺狗猛窜过去, 小金丝猴见状也勇敢地与大家齐心合力把豺狗推下悬崖。
从此,小金丝猴和小动物们都成了好朋友,收获了满满的友谊。
《鹿铃》
这是部童话题材的影片,是根据庐山“白鹿书院”中一个有趣的传说编写而成。影片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使影片呈现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
影片讲述老药农和他的小孙女在一次采药时,从老鹰爪下救了一只小鹿。小女孩把小鹿带在身边一起生活,和小鹿培养了深厚的情感。
后来,小鹿遇到父母,随父母而去,小女孩把随身带着的铃铛系在小鹿脖子上,表现人与大自然中的动物建立深厚情感的故事。
《牧笛》
这部如田园诗般的水墨动画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动画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山河田野的田园风光,其间还穿插了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使得动画整体带有一种诗情画意,仿佛它是一幅悠然自得的放牧图,也是一首淡雅清静的田园诗。
《牧笛》讲述一个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故事。
一个善于吹奏短笛的牧童在一次早出放牧时,歇在一棵大树上朦胧地进入梦乡。
梦中的他似乎醒了,却找不到自己的水牛。在顽童、樵夫和渔翁的指引下,牧童来到一个风景迷人的幽境,水牛正匍匐在潭边欣赏着美景。他要水牛跟他回去,水牛却留连忘返,甚至与小主人反目。
牧童又气又急,忽然想起了短笛,就折竹制成笛子,吹奏他那动人的乐曲,水牛听到这熟悉的音乐,循声而去,慢慢依偎在牧童身边,牧童欣喜地拥抱着水牛。牧童梦醒了,时已黄昏,他牵着牛,迎着夕阳归去。
《山水情》
全片近两万八千祯,每一帧都是真正的艺术品。片中的画面以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为主,清素淡雅却意境开阔,粗略写意又生动细致,动静相互蕴含。将看似矛盾的因素在更高的层面实现统一,达到了视觉和哲学的双重美感。
“传承”,是《山水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之一,那个老琴师俨然是每一个寄情怀和理想于天下、于后辈的代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执着和专注,于现代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影片里一个摆渡的少年搭救了在风雪中病倒的老琴师,并将老琴师带回家中照料。
老琴师传授少年琴技,后又受雏鹰离巢高飞的启示,最终带少年到深山之中赠琴离别。少年不愿与老人离别,离情别绪各种滋味涌动,似有所悟。
在老琴师离开之后,他飞奔至山岩之上奏出美妙的琴声,终于达到人琴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老琴师也在这旷古的送别琴声中渐渐远去。
《三十六个字》
本片借用三十六个活动的象形文字,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特别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观看和欣赏。
影片里一个父亲通过讲解象形文字说明中国文字的起源故事,教导儿子识字。
汉字的形式美,不仅在于它的象形,更在于它的笔触传达出的抽象之美。那些简单的笔画,掀开了一个民族深远的文化源头。
还有哪些水墨动画片让你记忆深刻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